时事政策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超豪学堂 >时事政策 >正文

习近平“押中”国考题?

发布日期:2014-12-01 作者: 来源: 编辑: 浏览次数: 次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轰轰烈烈的国考时间。 据小编所知,小组里也有不少国考党。祝愿大家能够取得理想成绩,成功上岸!

    前方发来消息,习近平在德国发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5周年相关演讲时引用的名言进入今年行测。国考题居然被“押中”啦!

    学习小组成员们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小组愿与组员一起重温这篇重要的讲话。

    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应德国科尔伯基金会邀请,在柏林发表重要演讲,阐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人民从自身经历中形成的自觉选择,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也真诚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

    演讲全文如下:

    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

    (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八日,柏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魏茨泽克前总统,

    尊敬的施密特前总理,

    尊敬的魏迈尔副主席,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古腾塔克!大家好!我很高兴应魏茨泽克前总统和科尔伯基金会的邀请,与大家见面。首先,我谨对科尔伯基金会在促进中欧相互了解和理解方面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诚挚的谢意!

    5年前,我曾访问过贵国。当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在发酵,欧债问题初露端倪,全球经济笼罩在一片不安之中,颇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感。那次访问期间,中德决定推动各领域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以实际行动共克时艰。

    5年后,我高兴地看到,欧洲在应对主权债务问题上取得了积极进展,经济复苏迹象明显。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稳定锚”和欧洲一体化的推动者,发挥了关键作用,赢得了国际社会赞誉。我们为中国同德国和欧洲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的成果感到高兴。

    当前,中德关系正处在历史最好时期,双方交流合作的广度、深度、热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事实证明,中德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不仅可以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而且可以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为什么中德两国交流合作能出现这样的好局面?我认为,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过双方长期努力,懂得了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国情、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要相互理解、真诚相待,善于倾听对方意见,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相互了解、相互理解是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了解越多,理解越深,交流合作的基础就越牢固、越广泛。

    众所周知,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面对中国的块头不断长大,有些人开始担心,也有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必然是一种“威胁”,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墨菲斯托”,似乎哪一天中国就要摄取世界的灵魂。尽管这种论调像天方夜谭一样,但遗憾的是,一些人对此却乐此不疲。这只能再次证明了一条真理:偏见往往最难消除。

    (学习小组注:“墨菲斯托”或“梅菲斯特”为 Mephisto 的音译,是德意志民间浮士德(Faust)传说中出现的狂妄又犬儒的恶魔。墨菲斯托曾与上帝打赌,去诱惑浮士德,说他愿意做浮士德的哆啦 A 梦,满足其一切需求,而浮士德的来世要由其奴役。西方文化中,人类以自己的灵魂换取恶魔的恩惠,此类恶魔的代表人物就是墨菲斯托。德国在出口上依赖中国,德国国内认为政府会因为顾忌到经济利益而妥协主张,对中德合作存在非议。在德国,“浮士德”家喻户晓,这里习近平用典恰当,能能引起德国群众共鸣。——借鉴“知乎”

    纵观人类历史,把人们隔离开来的往往不是千山万水,不是大海深壑,而是人们相互认知上的隔膜。莱布尼茨说,唯有相互交流我们各自的才能,才能共同点燃我们的智慧之灯。

    (学习小组注: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1646年—1716年),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莱比锡,是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牛顿先后独立发明微积分。莱氏是欧洲理性主义哲学的高峰之一,也是德国的骄傲,更巧的是,莱氏还接触过中国文化,其发明的二进制与中国阴阳八卦渊源颇深,而这也印证了他的这句关于文化交流的名言。

    借此机会,我想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题,就中国改革发展谈点体会,希望有助于增进大家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

    中国早就向世界郑重宣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学习小组注:《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意为:一个国家无论再怎么强大,如果不断的进行战争也会灭亡;天下虽然安定了但要居安思危,不然享乐就会出现危机。《司马法》是我国古代重要兵书之一,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中国已经确定了未来发展目标,这就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形象地把这个目标概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有13亿多人,只要道路正确,整体的财富水平和幸福指数可以迅速上升,但每个个体的财富水平和幸福指数的提高就不那么容易了。同样一桌饭,即使再丰盛,8个人吃和80个人吃、800个人吃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深知,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提高13亿多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中国要聚精会神搞建设,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一个是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间,中国社会战火频频、兵燹不断,内部战乱和外敌入侵循环发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堪回首的苦难。仅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就造成了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的人间惨剧。这段悲惨的历史,给中国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中国人历来讲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需要和平,就像人需要空气一样,就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一样。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学习小组注:《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给人家,表现了儒家文化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的“爱人”之心,而这既应是人际处事规范,也应是国际外交准则。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还能走得通吗?答案是否定的。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只有和平发展道路可以走得通。所以,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学习小组注:孙中山曾为原悦二郎著、黄文中译、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日本民权发达史》一书题:“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文题”,时间不详。11

上一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下一篇:习近平对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6.3级地震作出指示要求 全力开展...
    •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高教园区超豪学区(E区)

    • 电话:+86-577-86595068

    • 邮编:325035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

    • 浙ICP备07006821号